清風護企 讓大東吳發展的“綠色”更純粹
綠色發展是人的全面發展的本質要求。綠色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和諧共生的發展模式。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中國承諾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后再慢慢減下去。到2060年,針對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樹、節能減排等各種方式全部抵消掉,實現碳中和。湖州又是一個擁有眾多“綠色”名片的城市,作為本土建筑企業,大東吳責無旁貸,率先提出綠色轉型發展,通過無模板、無支撐、無腳手架的建筑裝配式技術,通過科技創新,產品創新,提升產品附加值,通過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5G、BIM等先進技術,實現企業的數字化、智能化管理,提高人均能效產出,始終堅持以綠色發展為基礎,以科技創新為推動力。
為更好地助推企業綠色發展,讓企業發展的“綠色”更純粹,大東吳開展了“清風護企”專項活動,通過一“完善”、二“營造”、三“加強”的模式,全方位、全覆蓋地開展大東吳清廉工作。
一“完善”:完善制度管理、打造“網格”體系。通過設立組織架構,大家“網格”體系,完善和優化清廉制度,從上到下,多產業板塊全覆蓋。
二“營造”:一方面營造“清風”氛圍、提升工地建設。建筑工地五色打造,青色安廉,保安全倡廉潔。集團以“安全+清廉”為核心,結合“平安工地”、“清廉工程”創建,保安全倡廉潔。通過安全培訓常態進行、安廉責任落實到位、安全措施標準規范等方面進一步提升工地建設,設立“清廉長亮身份”等活動,加強每一位建筑工人安廉意識。另一方面營造學習氛圍,清風融入專業提升。通過大東吳學院的平臺,針對財務、營銷、人資等各專業提升培訓課程,融入清廉教育內容,開設30分鐘課前“清風專題說”,強化正面清廉教育。
三“加強”:一是加強風險防控、健全應急機制;在工作中積極宣傳企業制度,使具體執行人員更加了解企業管理制度,更加明白遵守什么、怎樣遵守,推進企業制度執行力度。對重大虧損項目進行專項審計,以厘清這些項目各個具體的虧損點,發現產生虧損的原因,針對問題提出審計整改意見,督促追責責任人員。深入重點在建項目的審計跟蹤督查工作,能及時發現建設項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要求及時規范、整改,建立糾錯和預警機制,提升項目管理水平,降低風險。加強現有審計人員的培訓并培養新人,一方面提升原審計人員自身素質,另一面積極發揮新老“傳幫帶”作用,使審計新人在審計工作中邊工作、邊學習,配合做好工作總結,使新員工審計能力得以快速提升。二是加強陣地建設、發揮“榜樣”作用。進一步加強功能型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優秀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的“榜樣”帶頭作用,以點帶面,鼓舞士氣。三是加強文化宣傳、提升“軟實力”。通過官微、官網、OA等公眾平臺加強清廉知識宣傳。
清風護企,清而有為,相信通過全方位、多角度的滲透,大東吳發展的“綠色”將更純粹!(費瑾瑜)
請點擊右上角轉發按鈕或進行分享